中流砥柱——铜岩

发布时间:2012-06-19 00:00:00.0 | 作者:碧江区图书馆 | 阅读次数:978次

位于铜仁城江宗门外大小两江汇合处,江心矗立巨石,俗称铜岩。明正德十一年(1516)参议蔡潮曾于岩上始建亭,题曰"跨鳌亭",取"独占鳌头"之意。后毁于兵燹。清康熙八年(1669)知县赵景福重修。四十九年(1710),知府苏稷增建上下两亭,改铜岩为小金山。至嘉庆十三年(1808),因年久失修,知府徐正青重修。民国三年(1914),黔军团长彭功武选铜岩作为防守的军事冲要。民国四年(1915),北伐护国军第一军旅长卢涛(寿慈)奉命驻防铜仁。其后在旧亭基础上,改建为砖木结构的两层亭子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),铜仁大水,亭及景物全被冲坍,现仅有铜岩遗址。1981年,铜仁县(市)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1993年又建,高15米。2010年5月重建铜岩阁、跨鳌亭,当年9月完成全部主体工程,2011年完成全部文化内涵装饰工程,并由作家戴明贤先生撰写碑文。复建的铜岩阁为三层,其中可视部分为上部两层,第一层用本地原生石堆砌掩映,高20.1米,寓意2010年复建。铜岩阁为三面歇山式六角攒尖阁楼,三个歇山面形成的三个“人”字形立面与从铜岩下挽而出水的老子、孔子、释迦牟尼三尊铜像相对应,寓意铜仁城市的由来。跨鳌亭采用传统三角亭形制,取“独占鳌头”之意。所有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,外部为黄铜覆盖。在文化内涵方面,铜岩阁二层石拦板采用浅浮雕手法雕刻“二十四孝图”,三层藻井绘有儒、释、道三教传统图案,窗花为“福从天降”等传统图案的卡子花。跨鳌亭的横梁绘有“文笔凌云”等铜江十二景代表图案。在铜岩阁、跨鳌亭之间立有戴明贤先生亲自撰写的《重修铜岩阁跨鳌亭记》石碑一通。“铜岩阁”由卢中南题写,“跨鳌亭”由戴明贤题写。整体建筑厚重、古朴、优雅,是铜仁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志性、示范性工程,是“梦幻锦江”的点睛之笔,更是铜仁全市人民的精神家园。

 



上一篇:千年龙灯钹

下一篇:暂未数据